万历十岁做皇帝,御宇四十八年,日子过得其实非常苦逼。

虽然贵为为天子,实则没做过几件随心意的事情,压抑了一辈子。年轻时,期望有一番大作为,但在和群臣不断斗争中,逐步看清现实冰冷真相残酷,明了自己的无能为力,心灰意冷,三十年不上朝。

对于乾隆皇帝的任性自由,风流潇洒,进退自如,万历表示极大地羡慕和嫉妒。

一)偶像坍塌

公元1582年,57岁的张居正突然病故。其时,他主持的变法,正在忠诚于他的循吏们高效执行下,进展得如火如荼。

20岁的万历悲喜交加,心情异常复杂。

内阁首辅、一代帝师张先生是国家栋梁,他的离去让万历感到少了巨大的依靠,惶恐不安,毕竟大明江山一直是张首辅在操持。但同时又觉得压在头上十多年的一座大山终于离开,有了自己的空间。

在万历心里,张居正是一个高大全的偶像,高尚道德。由此,克勤克俭,研习经史,洁身自律,听张先生的话,做一个圣明的皇帝。心甘情愿地被夺走童年和少年,苦读和克制。

随着张居正身死,很多真相渐渐浮出水面。

张先生有手腕有能力,私生活却是相当糜烂,铁一样的事实。

蓄养美色,受礼纳贿,公器私用,铺张浪费,门人奴仆,飞扬跋扈。

张居正要求皇帝和其他官员厉行节俭,可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。

最尊敬的老师竟是如此表里不一,教给他是一套,自己行的却是又一套。万历心上狠狠地割了一道。

后来,对张居正的清算,既有百官的推波助澜,又有少年天子的扬威立信,被偶像深深欺骗后的愤懑,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
这个世界,与他开了第一个大玩笑。

二)两万道枷锁

表里不一的人太多了。

接任张居正的首辅申时行认为,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“阳”,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“阴”。

大明的两万文官,口称着道德文章,心里各有各的私欲,功名利禄升官发财。这种私欲是无法消除的。

而作为大明的皇帝,却无论如何不能有阴的一面,不能有私欲。

两万文官,如同两万道枷锁,想法设法将皇帝引进他们崇尚的道德规范中。

文官名为公仆,实为统治者。他们有一套基于道德编成的规则,万历即使贵为天子,也不能越雷池一步。大明江山,看似是朱家的,其实是文官的。

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。他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。他可以把他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,但是很难升迁拔擢他所喜欢的官员。他对大臣们的奏折作出决断,可以超出法律的规定,但是他没有制定法律的力量。官僚之间发生冲突,理所当然地由他加以裁夺,但是他不能改造制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。他很难跨出宫门一步,自然更谈不上离开京城巡视各省。连这一点选择的自由都没有,居于九五之尊还有什么趣味?

明朝文官都有一种“死却扬名”的投机心理,皇帝大事小事家务事,看不过眼就是一份折子来挑刺。

皇帝你有种杀了我,我便可以流芳百世。皇帝和文臣一旦有分歧,前赴后继,死不旋踵。

比如,万历想立皇三子为太子,百官不依,双方互玩心眼,来来去去闹了十年,最后还是万历怂了。

万历发现,很多他想做的事情统统不能做到,来回争斗,劳心费力,总是不成,励精图治的念头就这么一天天减退。

这皇帝当得太特么不爽了!我想做什么你们不让我做,那我就什么都不做!

万历终于心灰意冷了,不再上朝,不再批红,不参加祭祀,不任免人事。

这一罢工,便是三十年。

三)天壤之别

满清入关,在砸烂的明廷上建立了江山。

康干时期,六部九卿,多是满人。相比汉臣,庙堂上满人的话语权更大。

满清皇帝权力更为集中,八旗里掌握上三旗。南书房、军机处,要员都由皇帝任免罢黜。

接着来几场文字狱,读书人闻风丧胆。明朝言官御史,怒怼皇帝的场面,再也不会出现。

乾隆自然是为所欲为。

若是将万历和乾隆对比一下,万历真是苦不堪言。

乾隆号称十全老人,文武全才。写了几万首诗,名胜古迹,到处题词留言。

万历研习书法,刚有所成,正自心痒。张居正说以后不要练了,浪费时间,宋徽宗书法写的好,不是照样亡国了吗?

乾隆六次下江南,畅游祖国大好山水。

万历一辈子没离开京城,只有三次出紫禁城,一次去天坛求雨,两次视察自己陵墓。

乾隆想立谁为太子,干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放一道诏书即可。

万历为了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,和大臣斗智斗勇十几年,最后还是输了。

乾隆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,有强抢豪夺的香妃,感情世界里称王称霸。

万历一生宠爱郑贵妃,死后想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合葬,却也不能。他的灵柩左右两边,一个必须是皇太后,一个必须是皇后。

四)结语

换个角度,也能窥豹一斑。

《大明王朝1566》、《海瑞罢官》,明朝的电视剧,讲的是朝廷里的撕逼,文官是主角。

《甄嬛传》、《延禧攻略》,清朝的肥皂剧,争斗的是后宫、是皇族,文官是配角。

清朝皇帝比起明朝,更自由,更幸福,更为所欲为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Post Navigation